当前上海抗疫正处于关键时期,一波波舆论也在暗流涌动。自新冠疫情开始前,就有人大肆鼓吹“共存”“打开国门与世界接轨”“躺平”等等,上海疫情开始后,相关论调更是层出不穷,似乎颇有一番不这么做就要被时代抛弃之势。
然而,我们国家为何一直坚持“动态清零”,绝不“躺平”?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探讨一下。
一、奥密克戎只是“大号流感”?
共存论或躺平论中最大的一个理论基础就是,目前奥密克戎病毒致死率低和流感致死率差不多,不用特别担心。
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么?
我们先来看一下香港的情况,中国香港目前新冠病毒感染者超过110万,死亡病例8000多例,总病死率为0.7%;(数据来源:人民日报)同样在日本,基于1月份以来的累计死亡人数和感染数量,奥密克戎在日本的死亡率约为0.13%。(数据来源:日本卫生部)最后我们再看看美国,美国作为唯一一个超级大国,截止目前新冠病毒感染病例超8000万例,死亡病例98.7万例。死亡率为1.2%。(数据来源: CDC · WHO · ECDC · 维基百科 · The New York Times)而季节性流感是0.006%-0.09%的死亡率。死亡率翻了一倍不止。
有人要说了:“千分之几而已,好像也不是很多嘛。”
来来来,我们来算笔账
今年1月底,据CDC估计,全美约3.3亿人口中有43.3%左右感染了新冠病毒。其中感染奥密克戎的比例达62.4%以上。那我们假设奥密克戎感染率为27%,致死率为0.13%全中国14亿人口,那么感染人口为3.7亿人,死亡人数为49.1万!如果整体计算新冠病毒的感染率43.3%,致死率1.2%,我国死亡人数将达到可怕的727万!要知道,一旦开放就没有回头路可走了。就算出现更严重的病毒,我们也只能选择继续共存。况且,致死率从来都不是判断传染病严重程度的标准。重要的是传染病带来的对医疗资源的挤兑,大量患者需要住院治疗。下面是英格兰地区2021年到2022年3月份,每十万人中因奥密克戎和流感而重症住院人数的对比

你是不是只看到一条线?我告诉你,流感重症住院人数在这里。

如果这样的死亡率和严重程度只是被称为大号流感的话,那只能说手榴弹也只是个大号炮仗了。
二、共存是为了经济发展
很多人说,共存是为了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,我们还是来看看美国。
美国经济在奥密克戎病毒传播情况下,2021年第四季度,美国取得了6.9%的经济增速,这个数字可以说非常可观。然而,今年1月,美国经济学家预测美国一季度会增长2.7%,到2月底的时候,这个数字下降为0!另一方面,美国劳工部最新报告显示,今年3月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(CPI)同比上升了8.5%,创下1981年以来新高,住房、食品、能源等价格均出现上涨。《华尔街日报》调查显示,美国经济在未来12个月内陷入衰退的概率已由1月的18%上涨到28%。
负增长也算增长?
所以说,所谓的共存,不过是西方国家的无奈之举,没办法,搞不定,放弃了。
动态清零是我们最好的选择
中国有14亿人口,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有这么大体量的国家可以拿来和中国对比。
唯一一个和我们国家体量相当的印度,早就两眼一闭,当新冠不存在了。
新冠疫情就是一次大考,有的人看到题目太难,直接放弃,倡导大家一起交白卷。只要大家都交白卷,就不存在好坏。
而中国则是坚持作答,用自己的努力交出一份得到人民和历史认可的答卷。“动态清零”则是我们完成这份答卷的重要手段。
并不是说有希望我们才去坚持,
而是坚持了才有希望。
祝疫情早日结束,所有人可以摘下口罩,自由的在阳光下玩耍。
参考资料:
共青团中央:《西方抗疫“躺”出四大灾难,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坚持不“躺平”!》
吉林日报:《为何不能“躺平”,看过奥密克戎的这些数据就懂了》
人民日报:《吴凡:为什么不能“躺平”?有这五点原因》
三个老爸实验室吖:《用“石头”说话,你做好共存的准备了么?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