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南京市下发了《关于推广疫情防控“扫码通行”措施的通告(第13号)》,明确在全市推广疫情防控“扫码通行”措施。

措施解读
本次措施目的是为了加强南京市的疫情防控力度,通过“扫码通行”,南京市相关部门可及时了解各大场所市民进入情况。一旦出现新冠肺炎病例,通过后台调取“扫码通行”信息可实现迅速流调,有效缩短疫情防控流调工作的时间,能更迅速的开展疫情防控措施。是保障南京市人民群众安全的重要举措。
重点场所综合管理系统
为解决人员出入公共场所疫情防控问题,南京汉卫公共卫生研究院研发了一套实现防疫健康信息管控、风险预防和应急处置管理为一体的重点场所综合管理系统。
1. 防疫健康信息管控
实时记录通行人员/车辆健康行程信息,做到国康码、苏康码、行程码“三码并行”,针对风险信息及时告警。并可按特定时间段进行回溯,通过大数据分析比对还原其活动轨迹,筛选时空伴随者信息。保障防疫力度的同时,也提升了人员通行效率。
2. 风险监测预防
可对风险人群、风险车辆进行及时预警提醒,并根据疫情舆情、健康风险、人员分布、车辆信息、防疫物资等多元数据,构建内部人员动态核酸随检机制,做到疫情防控“关口前移”,加强公共场所防疫管控力度。
3. 应急处置机制
构建完善的疫情防控应急机制与处置流程,使工作人员在面对突发事件时,能够做到及时响应、有章可循,极大程度上减少不必要的损失。
优势亮点
系统与卫健委防疫平台信息实时对接,所获数据可为风险人员识别、人员轨迹查询等提供有效支撑,实现公共场所各类场景疫情的可防、可控、可溯源。
►对内可实现内部管理人员、从业人员健康状况、疫苗接种等情况的跟踪管控。
►对外具备同时完成国康码、苏康码和行程码信息的快速核验、体温检测、口罩识别等功能,提高旅客通行效率,降低人工查验风险
案例应用
南京汉卫公共卫生研究院与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合作,在黄栗墅服务区、江苏省高速公路调度指挥中心、江苏通沙汽渡有限公司、南通天生港发电有限公司管理的涉外港口分别应用。
从1月11日试运行以来,已平稳运行2个多月。截至3月15日,健康监测系统累计检测近20万人次,发现体温异常人数3000余人次,切实保障了场所营运安全。得到人民日报、新华网、荔枝网、建邺播报等多家知名媒体关注报道,获得了广泛认可
